神奇的工作室_凉情·小晨辅助器悬浮窗(有医说医|“怪虫”飞上身 娃娃皮肤灼伤)

超级管理员 游戏辅助 112

近期福州不少小孩被它“袭击”;医生说,它叫隐翅虫,小得像蚂蚁,在人身上并不叮咬,但人若拍打或挠抓,虫内毒液会沾到皮肤,引剧烈灼痛,起疱及溃烂;天气转凉,隐翅虫开始活跃

N海都记者 章微

关注理由 1岁宝宝满脖子红肿、刺痛,3岁男孩脚踝红肿还有渗液,5岁女孩脸上有被灼伤的痕迹……“凶手”却指向同一种昆虫:隐翅虫。

最近,天气转凉,福州被隐翅虫“袭击”的人多了起来,其中不乏年幼的孩子。这种虫子飞到或爬上人身时,并不叮咬,但人若拍打或挠抓,虫体内含有的强酸性毒液就会沾到皮肤,造成酸性烧伤,皮肤起疱及溃烂,剧烈灼痛。

医生提醒,看见这种类似蚂蚁的虫子,千万别拍打它,可以轻轻拂开。同时,隐翅虫有趋光性,医生提醒晚上睡觉要关灯,关纱窗。

男童一觉醒来 脖子红肿、破皮

上周五(10月13日)起床后不久,王先生就发现自己1岁1个月的儿子海宝(化名)脖子上有一大片红肿。红肿处被碰到,孩子还会大叫。

这一天,孩子胃口不好,睡觉也不安稳。第二天,这片红肿愈发严重,颜色也变深,感觉上破皮了,还有白斑,像是被烫伤。王先生赶紧带着孩子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省皮肤病分院就诊。该院小儿皮肤科主任唐珊医生接诊后,很确定地说,这是被隐翅虫的强酸性毒液给灼伤了。神奇的工作室

男童的脖子被隐翅虫的强酸性毒液灼伤 (家属供图)

隐翅虫?王先生很诧异,没看见虫子咬孩子啊。

唐珊主任解释说,隐翅虫长得很小,比蚂蚁稍大。它爬到人体上,人会不经意去挠一下,可能不经意就把它打死或压死了。许多被隐翅虫灼伤的病人都没有发现它。但隐翅虫体内强酸性的体液会造成患处皮损灼热刺痛,有的患者可能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全身症状。接触酸性毒液的部位,一般后会出现红肿、脓包等症状。如果用手去抓伤口,毒液会残留在指甲里,带到其他部位,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皮炎。

王先生说,近几天,他没带孩子去草地玩,家里也有纱窗,不知道隐翅虫怎么爬到孩子身上的。

毒液带到其他部位 也会引皮炎

这几天,隐翅虫的病例多了起来。

唐珊说,前几天,有一名5岁女孩脸上被隐翅虫的强酸性毒液给灼伤了,还有一名6岁女孩右手臂,也因隐翅虫引发皮炎。她们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被隐翅虫给“袭击”了。

而在福州闽侯大学城的福建省三人民医院皮肤科,前日来了一名大学生,脖子被隐翅虫的毒液灼伤。他当时感觉有灰尘落在脖子上,就用手去拂了一下,当下就感觉脖子刺痛。当天还有其他3名被隐翅虫灼伤的病人。其中一名小孩才3岁,双脚踝、手臂上都是隐翅虫引发的皮炎,已出现渗液。

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林颖说,发病前一晚,这名3岁孩子到别墅外的草地上玩耍,估计是压到隐翅虫了,又用手去挠,毒液带到其他部位,皮炎的部位会比较多。

“感觉最近天凉了,隐翅虫爱出来活动了,国庆过后隐翅虫病例明显多了起来。”林颖说,还有就是今年3—4月,天刚热的时候,隐翅虫病人比较多神奇的工作室。至今,光他们科室就接诊了几十例隐翅虫病例。

隐翅虫沾身别拍 轻轻拂开

隐翅虫形如蚂蚁,乍看像没有翅膀,故名隐翅虫。隐翅虫并不叮咬人,但是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肤上,有腐蚀作用,会导致皮肤疼痛灼痒和片状的白斑或水疱,甚至溃烂。

唐珊主任说,需要注意的是,隐翅虫并不叮咬人,体外也没有毒腺,只有被拍打后,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才会引起隐翅虫皮炎。所以如果隐翅虫趴在身上,千万不要去拍打它,可以吹走,或者用扇子等把它拂开。

而且她强调,隐翅虫喜欢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避免隐翅虫皮炎最好的办法就是,夜间关好纱门、纱窗,挂好蚊帐,同时尽可能关闭灯源。

立即用肥皂清洗 可减轻皮肤炎症

省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林颖说,若碰到隐翅虫腐蚀皮肤,也不要过于恐慌。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、香皂等清冼,以中和毒素,减轻炎症反应。对于患处,不要去挠它,以免引起破溃感染。在红肿厉害的部位,可用冷矿泉水冷敷,降低疼痛感,并尽快就诊。

林颖提醒,隐翅虫常藏身于潮湿及杂草丛生地带。到郊外游玩时,要做好必要的防护,尽量穿长袖衣裤。

隐翅虫

民间称为“青蚂蚁”,是一种蚁形昆虫,比蚂蚁稍大,其喜好栖息在水田、草地及树林中,有趋光习性,常在晚上飞入有灯火的地方。隐翅虫并不会蜇人,但若被拍打或压碎,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可导致隐翅虫皮炎,患者会感到剧烈灼痛,造成皮肤起疱及溃烂。

神奇的工作室

隐翅虫形如蚂蚁(网络图)

编辑:小晨

免责声明

和平精英大哥交流群:

热门文章
随机推荐